半夏远志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68章 你瞒我瞒,三国之国医兴汉,半夏远志,万卷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李繁等人躲在道路两边,大气不出,未免打草惊蛇,让夏侯惇部队先通过。

夏侯惇行色匆匆,火光照耀下,身影拉得细长,队部脚步声有规律移动着,每个人身上,差不多都背着弓箭,佩戴钢刀和长枪,看样子准备去干架。

他们也十分疑惑,夏侯惇不是驻守宛城吗?怎么连夜带领部队外出?

是因为曹操求救?

不应该啊,曹营人数众多,是张绣是数倍,要求援军也不会从宛城而来吧,更何况,李繁他们也是马不停蹄赶往宛城,路上除了胡车儿也没见过其他斥候啊。

这种架势,要到曹营中支援无疑……

目的地近在咫尺,不能和夏侯惇起冲突,不然计划前功尽弃,想要拿到宛城就得更加花心思了。

现在不管出于什么样原因,守城之人不在,拿下宛城的机会就会大很多。

夏侯惇队伍不算长,充其量也就三千余人,没花多长时间,就通过了他们所在之地。待对方远去,他们才慢慢悠悠走出大路,窸窸窣窣中依旧不点火把,摸黑仍向宛城城门走去。

越近就得越小心。

宛城城墙上,每隔开一小段距离,就有一些星星点点火光,火光下,隐隐约约是站岗放哨的士兵。其实城墙中部,有一个三层小阁楼,称为城阙。

城阙之下,就是他们要想办法通过的地方——城门。

近宛城之地地势平坦,但在城南一里处,是小山脉起始坡,长满了茂盛灌木丛,是很好藏身和埋伏之所。

他们利用夜色掩护,沿着大路右拐,行进到小山坡后,分成数个小队,分别躲在石头和树丛后面,商讨进城办法。

李繁蹲在块小石头上,拔了根狗尾巴草咬在嘴巴里:“夏侯惇领兵支援曹操,大致会有两个原因。首先,是曹操派人来,但我以为这个原因不现实。”

李典也赞同他的观点:“是啊,曹营周围都是曹军,而宛城更需要守,曹操这么聪明,肯定不会让夏侯惇出城。”

“除非……”,诸葛蕾像是想到了什么,补充道,“是董权亲自来。”

大家恍然大悟,纷纷表示,董权这家伙,简直不是来参军打仗的,是来当地鼠钻来钻去的。

基于之前的印象,大家都把原因苗头指向董权,但李繁仔细思考,觉得单纯是董权应该可能性不大。

“夏侯惇何许人也,怎么会被一个小辈胡乱摆弄,要求援的也是曹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大唐:从弃婴到千古一帝

迎风八万里